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电商资讯 网站空间

网站空间量化评比细则

作者:阎熠彤 时间:2022-05-19 10:42:24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量化考核评分细则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量化考核评分细则

  一、激励机制的建立,应从建立小组之时开始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合作小组时,要让学生做到“四个明确,一个到位”。四个明确就是明确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形式,使学生能够能合作,会合作;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到“异组同质,同组异质”,每位学生一个角色,有形象代言人、联络员、发言人等;明确方法,只有明确方法,才能使学生会合作;明确竞赛规则,只有明确组间的竞赛规则,才能使学生参与合作中的竞争学习。这些内容要上墙到位,使隐性的内容,转化成显性的内容。
  二、解答问题记分制,发挥评价机制的原始机能
  学生任何一项“劳动”都有成果的回报。对小组的认可或者小组成员的认可,每项劳动都要进行记分制。我校多名教师,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可以有不同的分值,更加具有激励性的是,小组根据平时程度进行编号,成绩较差的同学问题进行多加分,这样调动了后进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三、帮助批改加分制,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机能
  杜郎口模式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缺陷,其中把教学内容分成板块,由各小组分工完成。但往往出现,一个小组只关注与完成本小组的内容,对其它小组的内容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在小组成果展示时,许多学生不知其它小组展示的内容,注意力不集中,再加上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限制,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课堂实效大打折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对于教案要成为全体学生的学案,在预习的前期,没有分工,教学的全部内容也是全体学生预习自学的内容。到预习的后期,小组在重点突破若干板块。二是在展示课堂上,每小组展示的内容是其他小组评价的内容,指出一处错误,扣除展示小组1分,加到指错误的小组上面,如果别的小组还有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根据“学术价值”进行加分,这样以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到了评价的导向机制。
  四、解法多种奖分制,发挥评价机制的挖潜机能
  优秀的教学思维品质具有批判性、敏捷性与创新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自主、探究、合作”。对问题的探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激励学生进行开拓性地探究学习呢?对每一个问题我们都要鼓励学生用多种解答,或者鼓励学生发表新颖的观点。
  五、量化评比与精神激励并用,升华激励机制中的精神境界。
  在合作小组方面,一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更重要的是对小组进行“宣传报道”,让先进小组学生写出先进报告,写先进经验总结,利用班级、年级、学校的黑板报进行宣传报道,利用学校的教师论坛,让学生做经验报告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从而增加小组的凝聚力,发挥小组的最大功效。
  总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系统控制过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是当代课堂的主旋律,发挥小组合作中有效评价机制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只有科学有效的评价与激励,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和谐有效

有效教学评价方案及细则

  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细则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细则:
  一、教学目标评价
   教师能针对所教内容,结合《课程标准》科学、准确地设计教学目标,做到:
   1、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目标的设置不可过高或过低。
   2、“三维目标”全面、具体、适度,有可操作性,并能使知识标,技能标、情感标有机相融,和谐统一。
   量化评价标准每项5分,总计10分。
  二、教学内容评价
   1、教师能准确把握所教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教授内容正确。
   2、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
   3、教师能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材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不唯教材,创新适用教材。
   量化评价标准:第1、2项各4分,第3项2分,总计10分。
  三、教师行为评价
   1、课堂上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是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否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得有法、到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创造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来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是否成为学生和课本之间的桥梁纽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应有的作用;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是否能和学生一起学习,探究、倾听、交流。
  2、教师能以学生为主体,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课堂上能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教态自然亲切,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恰当、具体、有激励性。
  4、能够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精心设计问题,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能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知识的构建,并能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同时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5、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手段,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6、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语言准确简练,示范操作规范,板书合理适用,教学有一定的风格和艺术性。
  量化评比标准:第1项8分;第2项5分;第3项2分;第4项4分;第5、6项各3分,总计25分。
  四、学生行为评价
   主要针对学生在课上的学习状态来评价。
   1、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被激起,能积极地以多种感观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精神振奋,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数量、广度和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主要标志,学生要全员参与,有效参与。
   3、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是否由个体学习到主动合作学习;是否由接受性学习变为探究性学习。
   4、看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上的表现。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是否敢于质疑,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并有实效,是否围绕某一问题彼此间能交流、讨论、倾听,提出有效建议。
   5、看学生学习的体验与收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90%以上的学生能够相互交流知识、交流、体会,交流情感由自悟——觉悟——感悟——醒悟,在获取丰富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量化评价评价标准:第1项8分;第2项3分;第3项6分;第4项8分;第5项2分;第6项8分,总计35分。
  五、教学效果评价
  1、看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教师是否高度关注学生的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看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90%以上的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3、看课堂训练题设计,检测效果好。
  量化评价标准:第1项4分;第2项7分;第3项4分。总计15分。
  六、教学特色评价
  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知识的生成点上,教学机智与智慧
  上的闪光点,有不同寻常之处。
   评价标准:具备上述中的某一点或几点评价。
   分数:2---5分。

班级量化评比是啥意思

  这是网上的一个例子,希望对你有用
  先进班级量化评比实施细则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展素质教育,加强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特制定先进班级量化评比细则。
  一、班科任教师对班级的班风、学风的评价
  年段长组织班科任教师对班级的班风、学风进行评价,按A、B、C三个等级评价,A级20分、B级19分、C级18分,A级不少于年段班级数的1/3,C级不多于年段班级数的1/3。
  二、学习成绩:以大考成绩班级所得的目标总分的平均分计入。
  三、每周综合评比情况
    每周取年段前四名,第一名2分,第二名1.5分,第三名1分,第四名0.5分,按学期累计计入总分。
  四、巩生工作
  巩生率100%得10分,巩生率98%以上得3分,98%以下取消先进工作者班级评选资格。(因违纪退学者不计为溜生)
  五、财产保管
     包括教室、宿舍财产保管情况,总分10分,按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个等级给分。好:10分;较好:8分;一般:6分;较差:4分;差:2分。
  六、班级在学校、年段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中获团体奖情况
     (1)年段:第一名2分,第二名1.5分,第三名1分,第四名0.5分;
     (2)学校: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
     (3)被评为各类先进集体每项2分
  七、文明宿舍
  在创建“文明宿舍”活动中,被评为文明宿舍得2分(混合宿舍按比例分配)。
  八、班级学生借阅情况
    由图书馆提供各年段班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情况。每学期生均借阅8册的班级及以上的班级为借阅合格的班级,计8分,在此基础上借阅量居年段第1-2名的班级另加为2分,借阅量居年段第3-4名的班级另加为1分,借阅量居年段第5-6名的班级另加为0.5分。
  九、班级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情况
  (1)学生获校级一等奖0.5分,二等奖0.3分,三等奖0.2分。晋江市、泉州市、省级、国家级奖等比加倍。
  (2)校运会另计团体总分,不计个人成绩。团体第1—8名分别得分10、8、7、6、5、4,3,2。市运会计入个人成绩,按个人得分的20%计算。
  十、学生违纪
  班级学生违反校规校纪,受到校纪律处分,扣该班总分。退学4分,留校察看3分,记大过分2分,记过处分1.5分,严重警告1分,
  泉州互联网协

什么叫“量化管理”?

什么叫“量化管理”?

  量化管理:量化管理是以数字为基础,对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实行标准化操作的管理模式。

  组织结构

  量化管理是标志着企业管理的先进性,是现代管理的终极模式!它是一种基于市场研究和调研数据做出营销量化决策的科学管理思想,覆盖了管理领域的多个关键命题:组织结构优化、培训设计、产品定位、定价、广告媒介投放、品类规划等等。

  “企业量化管理”是在国际上最为前沿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的模式,被誉为 “企业终极管理模式”。是在经过对全球上百家百年标杆企业的跟踪对比、分析后总结出的唯一适用于所有这些企业的共同的成功奥妙。它从根本上了建立“百年企业”的最终方法是什么。

扩展资料:

  量化管理的优越性如下:

  1) 紧密围绕企业的目标,依据企业的工作项目设计企业的组织体系保证了组织体系的系统性

  2) 在设计过程中,全面应用项目管理和量化管理理论,保证了资源配置的科学性

  3) 从企业目标出发,确定工作项目,将项目分解落实到部门和岗位,使部门目标、岗位职责与企业目标紧密结合,保障了设计工作的全面性

  4) 以量化管理理论为指导设计的部门编制和岗位编制,保证了系统效率的最优

  5) 依据项目的专业性确定部门分工,依据任务的技术性确定岗位设置,保证了组织体系的合理性

  6) 对工作流程的量化设计保障了对工作项目和任务的监控和考核

  7) 对任务的量化管理过程强化了系统的稳定性

  8) 任务SOP的制定保证了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工作的规范性

  9) 以任务为单位的设计思想减少了组织内部的冲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量化管理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量化途径

  一、评价指标的选择

  区域地壳稳定性是区域地壳现代活动程度的综合反映,它受地质构造、地震活动、地形变场、地应力场、大地热流场、崩滑流地质灾害以及场地地层岩性和岩体结构等诸多因素的控制。因此,在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过程中,指标的选择既要能够较好地反映上述因素,又要做到指标尽可能定量化,还要尽可能地避免因素或指标之间的重叠,这也是地学问题定量化的难点之一。鉴于此,结合研究区特点和相关指标获取的可行性,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分别选用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地质构造因素主要采用断裂级别、活动时代和活动速率3项指标来反映,地震活动采用潜在震源区及其地震震级表示,岩性和岩体结构特征采用区域工程地质岩组表示,地应力场采用地应力累积量表示,地形变场主要采用垂直应变梯度表示,大地热流场采用地温变化梯度或温泉的近地表温度表示,崩滑流地质灾害因素采用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表示。根据各类指标的特点,经过适当量化,形成研究区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表9-4)。

  表9-4 地壳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一览表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途径

  众所周知,地质要素有的是可以定量表示的,有的是描述性的,不可能用绝对的数值来定量表示,只能采用半定量的办法来反映它们在不同地段的差异。因此,目前地质研究的定量化实际上还处于半定量-定量阶段。随着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化,定量程度将不断提高。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我们以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评价为目标,对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各类因素(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指标的量化和最终的评价分析在ArcGIS 9.2软件平台上完成。在量化过程中,对于能够直接量化的指标,如地应力值、垂直应变梯度、地温梯度等,先绘出等值线,然后进行不同级别的划分。对于不能直接量化的指标,采用评分比较的方法,根据平面分布特点,进行分区划分等级。

  (一)活动断裂

  1.断裂规模

  根据断裂切割深度可以将断裂划分为岩石圈断裂、地壳断裂、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4个级别,其中岩石圈断裂和地壳断裂属于深部构造,对地壳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它们在空间上通常表现为构造缝合带。在量化过程中,断裂按切割深度划分4个等级,分别给予赋值或评分:①岩石圈断裂,赋值9~10分;②地壳断裂,赋值7~8分;③基底断裂,赋值4~5分;④盖层断裂,赋值<3分。不同断裂影响区相交区域的分值,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并对叠加区适当调高分值。一般地,随着与断裂带距离的增大,受到影响的程度逐渐降低,因此,沿断裂带向周围可以划分出不同影响程度的条带,划分为高、中、低3级,分别按100%、60%、30%向外围递减,条带宽度分别采用距断层线5 km、10 km、20 km;对于活动的基底断裂和盖层断裂,条带宽度可以分别取2.5 km、5 km、10 km。由此可以得到活动断裂规模的量化结果,也就是基于GIS评价中的一个图层(图9-2)。

  图9-2 活动断裂稳定性综合分区

  2.断裂活动时代与活动速率

  断裂活动时代的量化是在活动断裂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时代越新说明其活动性越强,其可以与断裂活动速率一起考虑。研究区范围内拥有157段规模不同的断裂,其中51段有活动速率记录,速率范围:1.5~10.5 mm/a,其中绝大多数集中在1.5~5.7 mm/a,仅有一条断层的活动速率为10.5 mm/a,因活动速率记录数据不完整,测量位置和测量方法存在差异,可靠性不是很强,在大区域的地壳稳定性评价中活动速率仅作为活动时代赋值的参考因素。因此,采用断裂活动时代为主,活动速率为辅的方式,获得断裂活动强度的指标。按断裂活动时代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赋值:①晚更新世-全新世断裂,赋值8~10分;②早-中更新世断裂,赋值5~7分;③推测活动断裂,赋值3分。④无活动断裂,赋值0分。取前3项两侧各20 km作为活动断裂的影响区,影响区相交区域的分值取高不取低。

  3.活动断裂综合量化

  将断裂规模和活动强度2个指标根据空间位置按权重进行叠加,其中断裂规模权重取0.4,活动强度权重取0.6。将加权叠加的结果拉伸到0~10分范围内,分别取2.5、5、7.5作为阈值,将活动断裂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综合划分为4级(图9-2)。

  (1)强,赋值10分; (2)较强,赋值6分;

  (3)较弱,赋值3分; (4)弱,赋值1分。

  (二)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述,通过历史地震分析和地震构造研究,我们编制了滇藏铁路沿线潜在震源区划分图,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地震活动强度划分为4个等级(图9-3)。

  图9-3 研究区地震活动强度分区图

  (1)地震震级Ms>7.0或地震烈度I≥X度区,赋值9~10分,包含研究区范围内的7.5级,8级地震区,分别赋值9分和10分;

  (2)地震震级6.0≤Ms≤7.0或地震烈度I=Ⅷ,IX度区,赋值6~8分;包含研究区范围内的6级,6.5级,7级地震区,分别赋值6分、7分和8分;

  (3)地震震级5.0≤Ms<6.0或地震烈度I=Ⅶ度区,赋值5分;

  (4)地震震级Ms<5.0或地震烈度I≤VI度区,赋值1分。

  (三)地应力积聚强度分级

  现今地应力集中程度主要按照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选择最大剪应力作为评价指标,将其分为4级,分别给予赋值(图9-4)。

  (1)高值区,最大剪应力值大于15MPa,赋值8~10分;

  (2)较高值区,最大剪应力值大于10~15MPa,赋值6~7分;

  (3)中等区,最大剪应力值大于5.0~10MPa,赋值3~5分;

  (4)低值区,最大剪应力值小于5.0MPa,赋值<3分。

  图9-4 研究区最大剪应力场分区图

  (四)地应变梯度分级

  由于活动断裂主要考虑了水平位移,为尽可能避免指标间的重叠,主要选取垂直应变梯度指标来反映地应变的变化(图9-5),按照垂直应变梯度大致可以划分为4级,分别给予赋值。

  图9-5 研究区垂直应变梯度等级分区图

  (1)高值区,垂直应变梯度>0.06 mm/km,赋值9~10分;

  (2)中值区,垂直应变梯度0.04~0.05 mm/km,赋值7~8分;

  (3)低值区,垂直应变梯度0.02~0.03 mm/km,赋值4~6分;

  (4)极低值区,垂直应变梯度<0.02 mm/km,赋值1~3分。

  (五)大地热流场

  地温变化梯度可以反映大地热流场,但由于研究区可以获得的地温参数不统一,且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温泉的近地表温度等值线与地温变化梯度变化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采用温泉的近地表温度等值线替代地温变化梯度,生成地温分区图(图9-6),然后根据温泉近地表温度划分级别,并分别给予赋值。

  图9-6 研究区地温场分区图

  (1)高值区,温泉近地表温度75~100℃,赋值10分;

  (2)中值区,温泉近地表温度50~75℃,赋值8分;

  (3)低值区,温泉近地表温度25~50℃,赋值6分;

  (4)极低值区,温泉近地表温度<25℃,赋值4分。

  (六)岩性特征

  根据研究区工程地质岩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4个级别(图9-7),并按照不同岩类给予赋值(表9-5)。

  表9-5 主要岩性特征及分级评分表

  图9-7 研究区地质体工程地质性质分级图

  (1)极差,赋值8~10分,包括断层带、蛇绿岩、碎屑杂岩、各类特殊岩体以及新近纪(N)地层;

  (2)差,赋值5~7分,包括古近纪(E)碎屑岩、以泥岩为主的软硬相间岩层,白垩系(K)、侏罗系(J)、三叠系(T)中有煤的软弱地层、坡度陡峭地带的第四系(Q);

  (3)中等,赋值2~4分,包括碳酸盐岩、片麻岩、火山岩、厚层砂岩为主的岩性分布区,二叠系(P)和三叠系(T)分布的大部分地区,平缓地带的第四系(Q)地区等;

  (4)好,赋值1分,主要包括各种花岗岩岩体,沉积岩中的侵入体,如闪长岩脉(γ)、花岗岩脉(δ)等。

  (七)地质灾害易发程度

  研究区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非常发育,是影响地面建筑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前人资料分析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将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作为评价因素之一,并尽可能考虑其与内动力作用的相关性,也按照4个等级分别给予赋值(图9-8)。

  (1)高易发区,主要位于山区及强烈差异升降带,发育有大规模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赋值10分;

  (2)较高易发区,发育较小-中等规模的滑坡、崩塌、地裂缝、泥石流,赋值8分;

  (3)中等易发区,主要发育各种小型地质灾害,赋值6分;

  (4)低易发区,基本无地质灾害但属于山区,赋值4分。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