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速网百科 > 电商资讯 idc

京津冀idc市场,京津冀数据中心

作者:杜阳成 时间:2022-05-20 13:40:49

承德已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了吗?

承德已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了吗?

  据报道,日前首批1710个机柜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另有8栋数据机房楼正在建设,预计十一月中旬竣工,承德德鸣大数据产业园将建成2万个机柜,成为京津冀地区规模较大的绿色数据中心。

  报道称,承德位于河北北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版图上,承德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家与承德签订大数据产业合作协议的北京企业表示,选择与承德签订合作协议,是因为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等优势,完全有望成为京津冀大数据产业的‘桥头堡’。

  受限于土地、劳动力成本等因素,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2015年,北京市制定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明确要求,城六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与北京相比,环绕京津的河北部分地区具有土地成本低、能源供应良好、温度适宜等诸多优势,迎来了难得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

  希望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可以带动河北的经济水平!

大数据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目前,我国大数据企业分布在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大数据基础的硬件、软件支撑与大数据服务。行业龙头企业均专注其重点布局领域,在各个方向拥有明显的特有优势。在区域分布方面,中国大数据企业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竞争层次、产业结构、应用领域分布、区域集中度、业务竞争力、五力模型分析等

  1、中国大数据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情况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从其细分领域来看,大数据产业可划分为大数据基础支撑设施、应用软件以及大数据服务三大子行业。中国大数据代表性企业分布在各个子行业,基础支撑层主要代表厂商有同有科技与欧比特等;专门研发大数据相关软件的代表性企业有常山北明、思特奇与四维图新等;科创信息与神州泰岳等企业则专注于大数据服务。另外,行业的龙头企业如美亚柏科与易华录等,业务布局覆盖整条大数据产业链。

  2、中国大数据细分产业结构

  根据《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最大的构成部分来自于传统硬件部分——服务器和存储,占比超过40%,其次为IT服务和商业服务,两者共占34%的比例,剩余由25%的大数据软件所构成。

  3、中国大数据行业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从具体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政府、金融和电信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规模占比为77.6%。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4、中国大数据行业区域集中度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1年9月22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共有61799家,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高达9246家;其次是江苏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5106家;中部地区的陕西大数据企业数量也较多,为4419家。

  从前瞻统计的大数据行业53家上市企业来看,大数据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与浙江等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北京与广东的代表性上市企业数量之和接近30家,占比达到50%以上。因此,从区域分布来看,大数据企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

  注:图中数据仅包含前瞻统计的53家上市企业。

  5、中国大数据行业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从大数据业务布局来看,代表性企业的重点布局区域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比如易华录主要布局东部沿海地区,美亚柏科主要布局华东、华南地区等;从产品布局来看,各公司各有侧重点,例欧比特在卫星大数据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

  6、中国大数据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模型角度分析,我国大数据产业链中参与者众多,面向各行各业的应用市场,分别在不同的层级竞争,在各个层级中,都聚集了大量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大数据行业作为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与手段,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大数据收集渠道与分析工具等众多,面临的替代品威胁较大。

  大数据行业的上游为基础支撑设施生产企业,包括硬件与软件设备,由于目前我国硬件与软件企业较多,且国产化越来越高,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上游议价能力较弱;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是各应用领域终端客户,由于行业现有竞争者较多,大数据产品与服务多样,客户的选择性较大,因此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高。

  此外,大数据产业的中上游即硬件与软件等基础支撑的核心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但大数据行业的产品、服务与应用市场都极为广泛,各种技术的更新迭代较快,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威胁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中国大数据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为激烈。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全国数据中心是如何布局的?

  “东数西算”工程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与“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相似,作为一项国家级的算力资源跨域调配战略工程,“东数西算”工程对于优化我国算力资源空间布局,加快打造全国算力“一张网”,构筑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这家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电力10.1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81万吨,相当于植树3567万棵。它所承载的大数据、云渲染、容灾备份等业务,则广泛覆盖重庆、广西、广东、云南、四川等地。未来,这里有望达到100万台服务器规模。

  
  

  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

  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国家推动‘东数西算’为互联网企业应用数据计算提供了新的选择,互联网企业可以通过计算分类,把需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转移到西部,从而节约运营成本。

  华为贵安数据中心一期已投入使用,该数据中心规划建设成华为全球最大的云数据中心,可容纳100万台服务器,是华为云业务的重要承载节点,承载了华为云和华为流程IT、消费者云等业务。贵安、乌兰察布是华为云一南一北两大云数据中心,公司还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地区布局了三大核心数据中心。

  
  

  “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将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这项重大工程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将进一步为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在“东数西算”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均拥有数据中心,基于自身优秀的数据中心建设能力,加速全网算力资源的一体化布局,为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加稳定、便捷的云计算服务。

  
  

  在全球数据量持续爆发式增长、数据中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当下,绿色低碳成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趋势,以保证在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甚至“消除”数据中心建设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东数西算”工程的正式启动,对于推动算力建设,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京东云依托京东集团多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数据中心布局,总计超过70座数据中心为客户提供强大的算力资源保障,并通过科学规划打造了多元化配套园区,全面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成渝地区等核心经济带。

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大数据产业产业链全景梳理:从基础支撑到融合应用,产业范围广泛

  大数据产业上游是基础支撑层,主要包括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供应,此外,相关云计算资源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建设也属于产业链上游;

  大数据产业中游立足海量数据资源,围绕各类应用和市场需求,提供辅助性的服务,包括数据交易、数据资产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分析、数据安全,以及基于数据的IT运维等;

  大数据产业下游则是大数据应用市场,随着我国大数据研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目前,我国大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政务、工业、金融、交通、电信和空间地理等行业。

  大数据产业上游基础设施具体包括IT设备、电源设备、基础运营商及其他设备,相关代表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艾默生、三大运营商等。

  中游大数据服务领域可以细分为数据中心、大数据分析、大数据交易与大数据安全等子行业,相关代表企业包括宝信软件、数据港、久其软件、拓尔思、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与华云数据等。

  在下游应用市场,我国大数据应用范围正在快速向各行各业延伸,除发展较早的政务大数据、交通大数据外,在工业、金融、健康医疗等众多领域大数据应用均初见成效。

  大数据产业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我国大数据企业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1年9月22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共有61799家,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高达9246家;其次是江苏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5106家;中部地区的陕西大数据企业数量也较多,为4419家。

  从代表性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目前我国大数据行业代表性公司主要分布在京津冀、珠三角与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行业龙头企业易华录与美亚柏科分别位于北京市与福建省。

  大数据产业国家综合试验区分布

  2016年,我国先后批复建设8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分别包括贵州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两个跨区域类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上海、河南、重庆、沈阳等四个区域示范类综合试验区;内蒙古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大数据产业国家综合试验区地域分布情况如下:

  注:统计的企业为公布相关产能/产量数据的上市企业,未公布具体产能/产量数据的上市企业未纳入统计中。

  大数据产业企业代表性投资事件

  2017年以来,大数据产业企业的投资动向主要包括收购公司拓展业务、通过对子公司增资的方式投资大数据生产基地项目。大数据产业企业代表性投资事件汇总如下: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大数据的发展前景是怎么样?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易华录(300212)、美亚柏科(300188)、海量数据(603138)、同有科技(300302)、海康威视(002415)、依米康(300249)、常山北明(000158)、思特奇(300608)、科创信息(300730)、神州泰岳(300002)、蓝色光标(300058)等

  本文核心数据:大数据、竞争层次、产业结构、应用领域分布、区域集中度、业务竞争力、五力模型分析等

  1、中国大数据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竞争情况

  目前,我国的大数据产业尚处于初级建设阶段,从其细分领域来看,大数据产业可划分为大数据基础支撑设施、应用软件以及大数据服务三大子行业。中国大数据代表性企业分布在各个子行业,基础支撑层主要代表厂商有同有科技与欧比特等;专门研发大数据相关软件的代表性企业有常山北明、思特奇与四维图新等;科创信息与神州泰岳等企业则专注于大数据服务。另外,行业的龙头企业如美亚柏科与易华录等,业务布局覆盖整条大数据产业链。

  2、中国大数据细分产业结构

  根据《IDC全球大数据支出指南》,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最大的构成部分来自于传统硬件部分——服务器和存储,占比超过40%,其次为IT服务和商业服务,两者共占34%的比例,剩余由25%的大数据软件所构成。

  3、中国大数据行业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从具体行业应用来看,互联网、政府、金融和电信引领大数据融合产业发展,合计规模占比为77.6%。互联网、金融和电信三个行业由于信息化水平高,研发力量雄厚,在业务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大数据成为近年来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政府数据整合与开放共享、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市场监管相关的应用需求持续火热。此外,工业大数据和健康医疗大数据作为新兴领域,数据量大、产业链延展性高,未来市场增长潜力大。

  4、中国大数据行业区域集中度

  根据企查猫数据,截止2021年9月22日,全国大数据产业中“存续”及“在业”的企业共有61799家,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省的大数据企业最多,高达9246家;其次是江苏省,大数据企业数量达到5106家;中部地区的陕西大数据企业数量也较多,为4419家。

  从前瞻统计的大数据行业53家上市企业来看,大数据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与浙江等京津冀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北京与广东的代表性上市企业数量之和接近30家,占比达到50%以上。因此,从区域分布来看,大数据企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

  注:图中数据仅包含前瞻统计的53家上市企业。

  5、中国大数据行业企业业务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从大数据业务布局来看,代表性企业的重点布局区域侧重于东部沿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比如易华录主要布局东部沿海地区,美亚柏科主要布局华东、华南地区等;从产品布局来看,各公司各有侧重点,例欧比特在卫星大数据领域拥有绝对话语权,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

  6、中国大数据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从五力模型角度分析,我国大数据产业链中参与者众多,面向各行各业的应用市场,分别在不同的层级竞争,在各个层级中,都聚集了大量企业,市场化程度高,竞争较为激烈;同时,大数据行业作为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与手段,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大数据收集渠道与分析工具等众多,面临的替代品威胁较大。

  大数据行业的上游为基础支撑设施生产企业,包括硬件与软件设备,由于目前我国硬件与软件企业较多,且国产化越来越高,企业间竞争激烈,因此上游议价能力较弱;下游消费市场主要是各应用领域终端客户,由于行业现有竞争者较多,大数据产品与服务多样,客户的选择性较大,因此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较高。

  此外,大数据产业的中上游即硬件与软件等基础支撑的核心技术要求相对较高,但大数据行业的产品、服务与应用市场都极为广泛,各种技术的更新迭代较快,因此行业新进入者威胁相对较高。

  总体来看,中国大数据行业的竞争程度相对较为激烈。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版权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仅代表作者观点。若文章违规或侵权,请 (举报反馈) ,核实后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