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5G领域的发展?
—— 以下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5G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数字经济助力传统产业不断拓展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降低成本提高效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心逐渐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5G+云+AI”技术融合释放行业发展潜力,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
数字经济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 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占比同比上升1.9%,数字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7.9%,同比上升12.9%,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工业数字经济增速加快
2018年,中国服务业(不含信息通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业)、工业(不含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5.9%、18.3%和7.3%。其中工业数字经济比重的提升幅度同比增长0.7%,农业、服务业提升幅度同比增长0.3%,工业数字化加快增长。
数字经济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
数字经济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发展进入动能转化新阶段,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心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移。传统产业借力5G、云计算、 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推动企业主体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效率和优化配置,将产业上下游的企业各个体和数据连接起来,提升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5G、云计算和AI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引擎
在 5G、云计算、AI 的引领下,行业越来越丰富、数据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多元新架构的支撑,5G、云计算、AI 的融合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5G+云+AI”技术融合将加速数字溢出,并成为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重要引擎。
1、5G技术加速社会数字化发展进程
5G技术有三大特性: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和海量连接。网络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与感受才会有较大的提高;5G 超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支持敏感业务的调度,为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垂直行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连接;5G网络面向的不仅仅是个人用户,还有企业用户和工业智能设备,5G每平方公里百万级数量的连接能力和多种连接方式,拉近了万物的距离,实现了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
5G具有媲美光纤的传输速度、万物互联的泛在连接和接近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同时5G 可以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向垂直行业领域加强渗透,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助推城市的智能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中国信通院预测,2030年,中国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和10.6万亿元。在直接产出方面,按照2020年5G正式商用算起,预计当年将带动约4840亿元的直接产出,2025年、2030年将分别增长到3.3万亿、6.3万亿元,十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在间接产出方面,2020年、2025年、2030年,5G将分别带动1.2万亿、6.3万亿和1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4%。
2、云计算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信息基础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人类对计算的需求大大增加,并且希望随时随地获取,这将直接推动云计算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并作为公共服务支撑下一波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人类走入数字化时代。我国云计算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金融、工业、轨道交通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成为政府和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2018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962.8亿元,增速39.2%。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437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65.2%,预计2019-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525亿元,较2017年增长23.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2亿元。
3、人工智能驱动传统产业变革
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进步,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呈现出专业性、专用性和普惠性的特点。人工智能应用的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场,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IDC统计,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161.9亿元,预计到2022 年市场规模将接近7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5G+云+AI”技术融合精炼数据价值
数据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是数据,在数据产生、传输、存储、计算、分析和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5G、云和AI相互融合,形成了数字经济新时代从终端、边缘到中央云的一体化生产工具。5G负责对数据进行高效地传输,云负责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AI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5G、云和AI的技术融合“精炼”出数据更多的应用价值,以数字溢出的形式加速企业、行业以及供应链等不同层面生产力的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5G+云+AI”赋能行业智能化升级
“5G+云+AI”正深入到各个行业的生产全流程,以数字化的方式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企业实现规划、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对客户服务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公有云市场火爆,传统IDC该如何应对?
传统IDC面对云计算的冲击,面临着市场资源同质性高,缺乏竞争优势;市场资源同质性高,缺乏竞争优势;市场资源同质性高,缺乏竞争优势等生存阻力。想发展必须尽量云化转型。
ZKEYS为IDC服务商提供云化转型支持,通过全栈转云赋能,IDC服务商不仅可以生产自有资源,将传统业务转云,还可以充分利用共享资源池优势扩充业务,打造适合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服务于更多的行业用户。
公有云需要isp/idc认证吗
需要的知道是做云计算或者网络接入方面的业务都需要办理isp资质和idc资质的。这两种资质具体开展的业务如下:
IDC(云计算)许可证可以开展一下业务:
利用相应的机房设施,以外包出租的方式为用户的服务器等互联网或其他网络相关设备提供放置、代理维护、系统配置及管理服务,以及提供数据库系统或服务器等设备的出租及其存储空间的出租、通信线路和出口带宽的代理租用和其他应用服务,例如数据中心、服务器托管、主机托管、机柜机架出租、网络硬盘、存储空间、云计算、云主机、云平台、虚拟主机、服务器租赁等IDC业务。
isp(云计算)许可证可以开展一下业务:
为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小区宽带接入、写字楼宽带接入、个人上网、WIFI无线上网、网站接入、在线APP应用程序接入等网络接入业务。
办理资质条件以及需要准备的资质:
ISP许可证的申请条件
(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
(2)跨地区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省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3)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
(4)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ISP许可证需要通过哪些系统评测?
若开展网站接入服务业务,ISP许可证申请企业需要通过以下三套系统技术评测:
(1)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2)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三川咨询协助您)
(3)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若不开展网站接入服务业务,ISP许可证申请企业需要通过以下两套系统技术评测:
(1)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2)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
找三川咨询代办ISP许可证,您只需准备以下申请材料!就这么简单!
(1)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2)工商档案查询章程;
(3)一级股东证件证明材料(自然人股东身份证、企业法人股东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和工商档案查询章程);
(4)公司联系人、网络与信息安全负责人、客服负责人3个人的身份证和社保证明。
IDC(云计算)许可证申请条件
(1)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公司;
(2)跨地区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省内经营的注册资本最低认缴限额为100万元人民币;
(3)有与开展经营活动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三川咨询协助您)
(4)公司及其主要出资者和主要经营管理人员三年内无违反电信监督管理制度的违法记录。
申请IDC(云计算)许可证需要通过哪些系统评测
(1)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
(2)IDC/ISP接入资源管理平台;
(3)IDC/ISP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4)IDC机房运行安全评测。
找三川咨询代办IDC(云计算)许可证,您只需准备以下申请材料!就这么简单!
(1)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
(2)工商档案查询章程;
(3)一级股东证件证明材料(自然人股东身份证、企业法人股东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和工商档案查询章程);
(4)公司联系人、网络与信息安全负责人、客服负责人3个人的身份证和社保证明;
新一代私有云为什么可以对垒公有云?
2017年,第三方分析机构Wikibon在云计算业界率先提出了真正私有云(True Private Cloud,TPC)的概念,这无疑为新一代私有云概念的出现拉开了序幕。2018年11月“Wikibon’s 2018Cloud Markets and Trends Report: The cloud moves to thedata”报告预测,全球真正私有云市场将实现CAGR 29.2%的强劲增长,在2019年超过510亿美元,在2024年以1860美元首次超出公有云IaaS&iPaaS 1760亿美元的市场总和,随后将以高增速持续超越。
如果对比同期2018年9月Gartner公有云预测报告,数字则更为激进:2019年真正私有云市场就以510亿美元逼近公有云IaaS&PaaS 的583亿美元,2020年就会首次达到729亿美元的相同规模,并实现持续超越。
真正私有云的市场会很快超过公有云IaaS&PaaS市场的预测超出不少人的意料之外。这无疑是一个未来十年高度活跃的市场,也是各家企业必争的主航道,更是决定云计算大时代的决胜局。
然而,传统私有云的定制化虽然满足了行业企业客户复杂的IT环境和利旧的需求,但存在碎片化、不可进化的问题,也无法达到公有云启用便捷、功能不断进化、统一运维、按需付费的消费级体验,成为传统私有云规模化增长的掣肘。因此,能够支撑真正私有云市场高速增长的一定是新一代私有云。
新一代私有云是基于kubernetes的微服务架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帮助企业用户从最基础单元的3节点云就绪超融合到无上限的超大规模云平台实现了统一架构,在基于开源生态技术栈的同时,保持高度产品化体验,通过业务无感知,数据不迁移,服务不中断的平滑无感可进化方式,构建以数据为中心、面向多云的私有云平台。从云的私有部署角度来看,新一代私有云包括以下特性:
首先,在业务层的应用上,新一代私有云能够承载Cloud、Mobile、loT、BigData、AI等新一代企业级应用。
第二,在PaaS的体验上,基于开源PaaS为主的生态,通过Kubernetes构建跨公有云/私有云的可共享PaaS,支持更为丰富的应用;
第三,在IaaS的实施上,通过云平台的微服务化和一体化设计,为企业用户带来公有云似的消费级体验,不仅从交付、运维、升级都可以实现“交钥匙工程”,也使得新一代私有云按需付费的云服务模式得以实现,从云软件时代进入云服务时代。
第四,在演进路径上,基于开源生态的产品化是新一代私有云演进的最佳实践,也是私有云复杂环境下以场景化替代定制化的必然之举。
第五,在演进方式上,平滑无感可进化是新一代私有云演进的核心驱动力。不同于可升级,可进化需要服务能力、产品形态、支撑场景三大方向上实现演进:而平滑无感则意味着整个进化过程需要实现服务不中断、数据不迁移、业务无感知。
如今,新一代私有云与公有云企业都在数据中心领域展开竞争。无碎片化版本,功能持续进化是公有云的优势,而易捷行云EasyStack新一代私有云在这方面与公有云能力拉平的同时,对于企业用户来讲又在以下方面比公有云更加贴合企业用户的需求,:
第一,适用企业数据中心复杂度上,公有云由于软件定义硬件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中,它能支撑的硬件环境单一,无法适用于复杂多变的企业级数据中心。而新一代私有云起源于企业级数据中心,软硬分离,软件定义硬件且“贴合”各种主流硬件形态,如此高复杂度的产品却可实现OTA式的在线/离线部署(根据用户法律法规需要)。
第二,规模和架构上,公有云大规模起点,如果以软件形态去适应企业用户数据中心,除了对硬件环境要求苛刻,且规模10+节点起步,且除了AWS outpost(并非软硬分离,是公有云的一种租用式私有化部署)外无法实现和公有云的统一架构。新一代私有云从最小3节点规模到无上限节点规模,从云就绪超融合形态到面向多云的私有云形态,不仅规模弹性更广,且具备统一架构,一体化设计,为OTA式的平滑无感可进化奠定了基础。
第三,运维上,公有云由于租用方式,背后是公有云企业的大批专业运维人员,而新一代私有云却是一种高度产品化的体验,它可以应用到没有专业运维人员的普通企业数据中心环境,通过OTA式的自动化运维,大大降低了应用门槛。
第四,生态丰富度上,公有云尽管目前在PaaS/SaaS层拥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应用,而新一代私有云以开源生态能力为边界,不会以单一平台软件(如单一公有云)为主导,因此未来在生态上将比单一公有云有更为丰富的应用选择。
第五,安全合规上,公有云在一些行业数据的安全合规要求不能适用于国计民生行业的核心应用,但是新一代私有云在达到公有云体验的同时,数据所有权归属客户,适用范围更广。
第六,商业模式上,一方面,公有云租用方式,新一代私有云可以license购买也可以订阅服务,而这一订阅服务与红帽的开源版本+专业服务的订阅服务有着本质区别,更类似于公有云的按需付费。另一方面,outpost等公有云的延伸提供的是以AWS为核心的混合云模式,而新一代私有云天生就是面向多云的设计,便于用户对于不同的公有云服务进行不同的公有云选择。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IDC?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AI)如今正渗透到各种技术的各个方面,从癌症的早期发现到理解各国的人类语言,以及在实时高分辨率视频中分辨人脸。
大量的消费者应用,为主流需求、社会认可和人工智能的日益普及提供了动力和资金。现在,人工智能思维系统正在快速进入企业IT领域。
很多组织的IT团队已经看到人工智能成为许多任务的主流,其中包括网络安全、IT运营、监控、数据分析、业务流程自动化和基础设施配置等等,以响应缓慢增长的技术劳动力和快速增长的IT工作负载之间日益扩大的差距。
然而,对数据中心来说,这里只涉及两种选择:用于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和用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
用于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
如今,通过筛选大量繁杂的操作遥测数据、发现异常、关联事件和确定根本原因,智能产品已经可以用来增强IT运营和分析。
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将人工智能与数据中心信息管理(DCIM)系统结合起来,支持数据中心的智能运营。2014年,通过使用DeepMind对其数据中心的风扇、通风和冷却设备进行控制调整,谷歌公司将电力成本降低了40%。
但现在才刚开始。通过虚拟地重新定位发热的计算负载,这些智能产品可以实现最佳的温度控制。其他DCIM供应商也在研究人工智能算法,并根据不断变化的硬件容差、功耗/成本趋势、瞬态工作负载来改变IDC环境温度。
除了监控冷却设备之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管理配电系统,其节省IDC电力成本的潜力同样引人注目。而如果人工智能在全球所有数据中心上扩展应用的话,其影响可能是巨大的。
展望未来,新兴的智能DCIM系统可以将IDC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比如热量、气流、功耗、水和烟雾检测等)AI平台整合。不仅可以检测异常的IDC行为,还能确定问题根源和原因。这样,智能DCIM系统不仅能说明失败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还会在出错之提醒操作人员,在某些情况下,还会自动禁止。
用于人工智能的数据中心
由于人工智能几乎改变了每个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序,它也在重塑软件开发生命周期(SDLC)。传统应用程序通过程序化更改演变为其底层代码库,然后使用严格测试进行验证,并以受控、可管理、可重复方式部署到生产过程中。
但是,基于AI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代码更改或单向部署。相反,许多人在开发环境中发展更智能的模型并将其部署到生产中。
无论嵌入传统第三方应用程序还是内部开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对尽可能真实且相关的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时效果最佳。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实时生产数据最适合训练。
人工智能训练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大量的数据,数据越多越好。为了满足这种对计算能力的巨大需求,人工智能训练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以CPU为中心的非CPU服务器上,这些服务器基于GPU、FPGA、定制ASIC或专用的深度学习单元,可提供数量级的性能提升。
不过,这些计算系统耗电量大,功率密度高达30-50kW/机架,而且预测下一代计算系统的功率密度将达到惊人的100kW/机架。拥有并运营40多个数据中心的运营商Flexential公司云计算主管Jason Carolan表示,“如果没有液冷之类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大多数IDC在规模上根本无法支持这一点。”
对于运营、自动化、监控、合规、安全、开发和云集成来说,即将到来的基于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分水岭,而这些都将促进IDC的基础性改变。通过采用基于AI的应用程序,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IDC运营商,可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市场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