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的文言现象
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 名之者谁 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 自号曰醉翁也 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乐:以……为乐,意。
醉翁亭记中2、3短的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倒装句、省略句、判断句、一词多义等等《醉翁亭记》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⑴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心愿今义:意思,含义。
⑵苍颜白发 古义:脸色苍老今义:青颜色。
⑶鸣声上下 古义:树的上部和下部今义:表示大致的数量。
⑷负者歌于途 古义:背着。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和注释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给它取名的又是。
《醉翁亭记》里泉香而酒洌一句是互文手法吗?怎样翻译才确切?
有的资料上说是互文,参考书上没作互文解释。
”这种解释看到了问题的现象,但没有看到其本质。
说是误抄,这是主观臆断,译者不了解苏轼修改的情况,以及其良苦用心。
因为宋方勺《泊宅编》云:“欧公作《醉翁亭记》后四十九年,东坡大书重刻于滁州,改‘泉洌而酒香’。
文言文语法现象兼词
(《醉翁亭记》) ②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他。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黄生借书说》)以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