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好习惯的游戏
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孩子需要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谢谢邀请!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小学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要从孩子的点点滴滴开始。譬如:学会倾听的习惯,要求不仅上课时专心听讲,还要学会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及时做出判断,必要时举手纠正或者袜充。
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则需要教育孩子从小熟练掌握"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并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运用。还要引导孩子不高声山喧华,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不起哄,做文明人。
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是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力的结果,缺少任何一方的努力,都会功亏一溃。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家长、老师、成人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特别是家长、老师一定要相信榜样的作用。
最后,期望学校、社会,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营造一种好的家庭和班级氛围,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俄国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墙壁也会说话",说的就是:要让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砖一瓦,都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最后,我想特别强调:
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决定着人一生的快乐与痛苦,决定着一个人人一坐生活的质量。是关系一个人一辈子的大事。
现代心理学证明: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省时省事的自然力。
记着那句常常说的话:抪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抪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抪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你们那孩子一岁有抓周的习惯吗?都抓些什么?
我国的许多地方,都有孩子满周岁时抓周的习惯,长江中下游地区更为普遍。据说这个抓周的习俗由来以久,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的时代…
相传在三国时期,孙权在东吴登基不久,太子孙登就不幸夭折了,必须另选太子。但是另选太子牵动着方方面面,更关系着国家的千秋大业,怎么办才好呢?
朝臣们各有己见。其中有一个叫景养的布衣,说自己有办法测出皇孙们是否贤愚,是否具有治理国家的天赋的方法…
于是,在一个良辰吉日里,各皇子都将幼儿抱进宫来。那景养早就准备好一些令人眼花瞭乱之物,让各皇孙子们任意抓取。
众幼儿们都忙着抓取黄金翡翠,犀角象牙之耀眼之物。唯有皇孙孙皓一手抓简册,一手抓授带。令孙权大喜,当即决定了册立其父孙和为太子…,
众皇子们自然不服,整个朝迋明争暗斗,迫使孙权收回了成命。孙权死后,朝政更是混乱不堪,无人可以长久为政。后来众朝臣一致希望,要拥戴一位年岁稍长的皇子为帝,恰好就选中了年过二十的孙皓…
这时许多的老臣都回想起二十年前,那场抓周的情形,不禁啧啧称奇心生感叹…,
后来为了考核儿孙的宿命与未来。民间里沿用了当年孙权的方法,抓周的习俗就这样形成了,许多地方也一直延续至今…
我们当地也有抓周的习俗。不过所用之物都是随各家的方便。一般都会选在幼儿的周岁筵席上,在桌上放置一些诸如钱,印章,计算机,笔、书,金银首饰,玩具或食物…,总之,幼儿如果选中了家长的心想之物,都皆大欢喜。但也不论选到啥,都会有吉祥的解释。人们图个吉利罢了…
人这一生有许多的希望,有许多的企盼。人们都希望子孙们超越前人,胜过自己。为家庭争光,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这是一个梦,一个中国人的美好的梦。